
小時候,我以為「愛」是努力換來的,只要我夠乖、夠懂事,就能讓家人不吵架,讓媽媽不再想離婚,讓這個家不會破碎。
我出生在一個充滿壓力的家庭,爸爸總是天未亮就去工作,媽媽則算著每一分錢該怎麼撐過下個月。而我童年裡最深刻的記憶,是媽媽對我說:「如果沒有生下妳,我就不會嫁給妳爸!」
這句話,像一道傷痕,深深刻進我的內心。
我開始相信,媽媽的不幸福,都是因為我的存在。於是,我學會察言觀色、努力討好,成為一個「懂事的孩子」,只希望只要我再乖一點,她就不會再想離婚。
但不管我怎麼努力,衝突依然存在,我開始試圖「調解」爸媽的婚姻,成為夾在中間的協調者。他們最終沒有離婚,表面上,這個家沒有破碎,但沒有人知道,我是用多少委屈、壓抑、犧牲,換來這段表面的「完整」。
我一直以為,這就是愛的方式。愛就是迎合,愛就是忍耐,愛就是為了別人放棄自己。
直到長大後,我才發現,原來我的「早熟」,不是天賦,而是被迫的。
我不是懂事,而是沒有選擇。
我不是溫柔,而是害怕衝突。
我不是無私,而是從來不敢表達自己的需求。
當我們的內心充滿傷痕,這些傷口會成為我們的「隱形指令」,影響我們對愛的理解,影響我們在關係中的選擇。我在成年後的關係裡,反覆遇到類似的模式——努力討好、害怕衝突、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,直到有一天,我問自己:
「如果這是愛,為什麼這麼累?」
那時候,我開始接觸心理學,開始學習如何打破原生家庭的影響,開始真正認識自己。我才明白,愛不是討好,不是犧牲,不是努力換取,而是兩個完整的人,在關係中彼此選擇、互相滋養。
這段旅程,讓我真正「長大」。
我終於明白,愛是一種能力,而不是天生的天賦。
幸福的關係,不是憑運氣,而是可以學會的。
但學校沒有教我們如何談戀愛,沒有人教我們如何經營婚姻,於是我們只能在一次次的遺憾與後悔中學習,試圖在痛苦裡找到答案。
我看見太多人,和曾經的我一樣,在關係裡迷失,在愛裡受傷,於是我決定創立**「麥傑克」**,這個名字來自「Magic」,因為我相信——
每個人心中,都藏著一種「幸福魔法」。
這份魔法,曾經被原生家庭的傷痛封印,被錯誤的信念束縛,讓我們忘記自己其實擁有愛與幸福的能力。而我的使命,就是幫助每個人解除封印,找回愛的力量,找回真正的自己。
如果你正在關係裡迷惘,如果你總是無法擁有理想的愛情,如果你想修復一段即將破裂的婚姻,請相信——
幸福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,而是一個可以學會的能力。
我們可以學會愛人,也可以學會被愛。
我們可以選擇不再重複過去的傷痛,而是用全新的方式去擁抱幸福。
我們可以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,而不是被過去的經歷所束縛。
這就是我創立這個品牌的原因——
讓更多人學會用正確的方法去愛,降低遺憾與後悔,讓台灣的離婚率降低,讓幸福成為每個人的選擇,而不是奢侈品。
愛不是運氣,是選擇。
而你,也值得擁有最美好的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