婚前輔導是什麼?每對情侶結婚前必做的4件事

婚前輔導

 

如果一段關係只是停滯在緊張或受傷的,雙方都無助地想放棄,這時候可能你不禁會開始懷疑自己,真的了解眼前的這個人嗎?可能也會帶點不甘心,想著你們是花了多久的時間與心力,好不容易才走到現在?

 

而多數伴侶遇到這樣的情況,經常會出現無力、心痛或就此放手…。可能伴侶中有一方想求助他人,到處求神問卜,也可能希望透過感情諮詢來改善彼此的關係,但另一方卻不願意配合…。而不願意的這一方可能未想過,自己可能正處在非常時期,如果可以接受婚前輔導,他們的關係也就可以順利跨越這些障礙,甚至更加昇華!

 

1. 婚前如何更了解彼此?交往期間也可能藏有盲點

要踏入一段關係前,需要多久的觀察期呢?談戀愛需要談多久才能結婚呢?眼前的這個人,真的適合跟你共渡一生嗎?有時候,會不會都是自己在空想而已?男人其實不太懂得如何表達自己?期望太高,卻未正視過這段關係,是不是真的如同你所希望的方向發展?即使你們已經愛情長跑多年,又或是婚前已經同居一段時間,但可能你還不是真正了解他內心深處,對這段關係是怎麼想的!

 

許多伴侶因相愛而希望可以共同組織家庭,但當這些浪漫的求婚、隆重的婚禮與夢幻的蜜月,一旦甜蜜時光一過,相處的時間更長,價值觀上的差異與柴米油鹽等瑣碎的衝突,就會接踵而來,加上親子、經濟與家族等帶來的期望壓力,即便再甜蜜、多相愛,終究會被磨個殆盡…。

 

我們需要的是給予彼此更多彈性空間,提高自己的情商,增強自己的情感智慧,並再進入婚姻前先想清楚:「婚後的生活,你期望自己和另一半各自扮演什麼樣的角色?」這也是在婚前輔導的過程中,需要彼此好好靜下來思考以及了解自己和,對方所期望的是什麼樣的婚後生活?

 

網友

 


2. 婚前輔導一定要聊的議題:原生家庭與價值觀差異

跟伴侶決定踏入婚姻之前,必要的條件是,你要先認清彼此的原生家庭背景!為什麼明明是兩個人的事情,卻要把兩邊的原生家庭都拉進來呢?其實原因很簡單,因為彼此的生活習慣、價值觀等等,都是受原生家庭的影響,而且結婚一直都不是單純兩個人的事情,而是兩個家族的事情。

 

無論是男是女,都得重新適應另一個家族的文化,如同常聽到的一句俗話:「相愛容易,相處難。」你接下來的生活,也都會受到另一方家族的影響。

 

在準備婚禮的過程中,也可以看出彼此父母的態度,兩人需要多花些時間和力氣,當雙方父母的溝通橋樑。並且需要在這過程中,堅定自己的立場,設立好雙方父母的界線,才能順利避免父母過度介入這段關係。

 

在婚前輔導的課程內,特別是在籌備婚禮的階段,諮詢師會協助你們找到適合雙方父母的溝通方式和原則,避免陷入雙方父母的鬥爭或是情緒勒索,要避免另一半在自己父母心中,留下不好的印象,更要注意父母先入為主的後遺症才行!

 

 

3. 婚後角色轉換:為什麼伴侶才是你最該重視的人

踏入新的家庭前,我們需要先認清一件很重要的事情,我們要放下對父母的依賴,需要不斷地提醒自己,接下來最親近的人就是你的伴侶,無論遇到任何事,第一優先要顧忌、要照顧的對象,就是你的另一半,而不是父母!不然就可能會落入現在流行語中的「媽寶」,什麼都是我要跟我媽說、我爸說,即便對方有再多的耐心,終究會受不了的!

 

若婚後與長輩同住,男生更需要當好中間人角色,丈夫的態度,決定了妻子在這個家族的地位,如果丈夫認同夫妻才是家庭的核心關係,並且做好保護妻子的工作,就可以讓妻子與長輩的相處過程,帶來極大的幫助!

 

 

一開始的新婚生活,長輩和妻子認識與相處的時間不如丈夫的久,許多生活方式、價值觀念等都會有很大的出入與差異,甚至可能會引發衝突。這時候如果丈夫願意一肩扛起長輩溝通的任務,並在溝通前先跟妻子討論,了解整件事的來龍去脈。

 

畢竟丈夫最了解自己的父母的個性和處理方式,讓他找到最適合的時機去化解,就可以家和萬事興。如果不知道怎麼做? 也可以尋求專業的諮詢師協助!

 

 


4. 婚前輔導可以談什麼?從情緒、金錢到家庭分工全面準備

當一對伴侶即將踏入新的人生旅程,可以透過「婚前輔導」協助兩人解開敏感的話題所引發的情緒,也可以有更多內心深層的對話,許多婚後生活的期盼與共識也會慢慢建立起。

 

在婚前輔導過程中,諮詢師會帶著我們思考婚姻對彼此的意義是什麼?夫妻的家庭工作該如何分配?當雙方遇到衝突的時候,該怎麼與解決?雙方對於經濟的認知和使用狀況等等。

 

都會在諮詢中,了解伴侶的優點及缺點,學習著如何有效溝通,從相遇到結合本來就不是件容易事。如果可以提早預料到婚後生活的問題,就可以提早釐清,也可以避免婚前焦慮的情況出現,一起找到兩個人未來共同的家庭的目標,讓婚姻可以走得更長久!

 

5. 關於婚前輔導的常見問題 : 

Q1:我們感情很好,還需要做婚前輔導嗎?

越是感情好的伴侶,越適合透過婚前輔導預先討論價值觀、家庭角色與經濟分工等議題,讓進入婚姻時的磨合期更順利,也能提前建立問題解決的默契。

 


Q2:婚前輔導是心理諮商嗎?會不會很嚴肅?

婚前輔導不等於心理諮商,它更像是一場「雙人關係健檢」,目的是協助雙方釐清期望、提升溝通與理解力。過程中會有許多引導對話,不是責備誰,而是讓兩人更了解彼此。

 


Q3:男方不願意參加怎麼辦?

如果一方抗拒,建議可以先讓他了解婚前輔導的目的與好處,並避免使用「治療」、「有問題才需要」等詞語。如果對方仍不願意參加,也可以先由一人開始自我覺察,學會溝通與引導,關係也有機會慢慢改善。

 


Q4:婚前輔導會談到哪些具體內容?

常見議題包含:對未來婚姻規劃、情緒與衝突處理、家庭分工、金錢觀念、對原生家庭的態度、對孩子與未來生活的規劃等。這些都是婚後容易引爆爭執的地雷,越早談清楚越能安心踏入婚姻。

 


Q5:什麼時候最適合開始婚前輔導?

最理想的時機,是在兩人對未來有共識、婚禮籌備期前的6個月~12個月。這段時間,雙方的心思還能保有彈性與開放性,更有餘裕去談深層的議題。越早開始,就越能提早看見彼此的差異,也能提前培養溝通的默契,讓婚姻從一開始就走在穩定的基礎上。

 

 

 

Picture of 麥傑克伴侶解讀中心

麥傑克伴侶解讀中心

我是杜菲,麥傑克創辦人,也是美國婚前輔導認證的諮詢師。
而「麥傑克」這個品牌,是取自英文Magic:魔法的意思。

相關文章

為了孩子該留下還是離婚?

【婚姻診療室4】老公出軌後,我該原諒嗎?為了孩子留下還是離婚?

芊芊(化名)曾因為老公出軌受過傷,雖然選擇了原諒,但現在卻發現自己越來越無法接受老公的外貌、身材,甚至對他的興趣都降到谷底。她很愛女兒,不想因為離婚破壞孩子的生活;但她心裡又常常冒出離開的念頭。她想知道,這種看到老公會反胃的感覺是正常的嗎?還是自己真的不愛了?到底該不該離婚呢?

閱讀全文 »
error: 請勿複製本站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