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嗎?不是所有人一同居,就能走向婚姻。有些人,反而一同居,越來越不想結婚了。今天這一集,我想跟你聊聊「哪5種人,同居後反而更不想結婚」如果你現在的感情,卡在結婚這個關卡,這一集你一定要聽到最後。
今天來諮詢的是一位女生,我們就叫她萍萍吧(化名)。萍萍今年32歲,外型漂亮、工作也不錯。她說自己跟男友已經認識六年、同居五年多了,感情穩定沒什麼大吵。但每次她一提到「結婚」,男友就開始講一堆理由,什麼「結婚後要照顧雙方父母很有壓力」啦、「現在錢賺不夠多不敢娶」啦,每次問、每次講都不一樣。
她說:「我是真的很愛他,但我也想知道,這樣還有未來嗎?還要繼續耗嗎?」我告訴萍萍:這不是你的問題,也不是他不夠愛你。而是有些人天生就不適合靠近婚姻。他們不是壞人,也不是玩弄感情,只是「同居」對他們來說,已經是最理想的關係模式了。再往前一步,他反而會開始後退。這樣的男生或女生,常常有這五種特徵。
目錄
1. 對愛情沒有安全感,會逃避面對彼此的家人
這類型的人,往往成長於一個不太穩定的家庭。可能爸媽經常爭吵、甚至彼此怨懟,所以他們從小心裡就種下了一個信念:婚姻不會讓人更幸福,只會讓關係更痛苦。他們其實很需要情感連結,很渴望被愛、被關心,但又害怕承諾、害怕責任、害怕破壞當下的美好。
所以「同居」對他們來說,是剛剛好的距離——可以有親密、有陪伴但一旦你要他進一步見父母、談結婚,他就會逃。
2. 把你當靠岸,但內心還在等「真命天子」
這種人有個特徵:他/她很習慣日常的陪伴,也珍惜你們的關係,但心裡總有個幻想,還在等一個讓自己「怦然心動」的人出現。他們可能是戀愛腦,也可能是感情中比較被動的一方,不見得對你不好,只是他們一直覺得你不是「那個對的人」。
所以就算日子過得安穩、同居過得舒服,一談到結婚,他們心裡就會浮現:「我真的要跟這個人過一輩子嗎?」而這個「問號」,很可能一直都不會消失。
3.享受自由的生活,不願家庭綁住自己
這類人,其實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:想過得好、想擁有自己的節奏,不想為任何人改變生活品質。對他們來說,同居是一種「剛剛好」的舒服狀態。可以一起吃飯、旅遊、擁抱,但不用去面對「結婚要有孩子、要照顧公婆、要改變生活」這些麻煩事。你越是想談未來,他就越是覺得你在破壞目前的平衡。他可能會說:「現在這樣不是很好嗎?為什麼一定要結婚?」
4. 事業至上,或對經濟沒信心的人
還有一種人,是那種很在意自己人生成就、拼命想要成功的人。他們覺得婚姻會干擾目標,會讓自己分心,甚至會拖慢自己的腳步。如果是經濟條件還沒到位的人,他們更是會不敢進入婚姻。因為他們相信「結婚就要有房有車、有能力顧家」,當他做不到,就會選擇逃避。不是他不愛你,而是他覺得自己不配、還不夠格,所以不敢承諾。
5. 對生小孩沒興趣,甚至排斥家庭責任的人
還有最後一種,是很多女生會忽略的:他根本沒打算要小孩,甚至對家庭這件事一點興趣都沒有。可能他從小被照顧得太好,變得習慣以自我為中心,也可能他真的不喜歡小孩、怕吵、怕亂、怕麻煩。他會說:「現在時代不同了,不一定要有小孩吧?」
最後變成他寧可同居,也不願意邁入婚姻,因為婚姻代表著他最怕的「責任」。說到底,同居並不是錯,也不是感情的退步。只是,如果你心中有婚姻、但他心中沒有,你們終究會走到兩條岔路上。愛是有的,但方向不一樣,就會越走越遠。
親愛的同學,聽到這裡,如果你也跟萍萍一樣,發現自己正卡在同居關係中,感情像踩煞車、進退兩難。那我想送你一句話:你不是愛錯人,而是該學會問對問題。你需要搞清楚的是你們的關係是不是「可以培養出共同願景」的那一種?還是,對方其實早就把同居當成終點了?
如果你現在心裡很混亂,也不知道該怎麼判斷對方到底有沒有要娶你,那我邀請你,來預約一場一對一諮詢。我會幫你分析你們的關係結構、他的語言背後藏著什麼訊號,甚至你該怎麼提問、怎麼談未來,不讓自己再被無限拖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