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在婚姻中快樂嗎?有沒有某些夜晚,你回想起當初的甜蜜,卻發現彼此早已走遠?你不是唯一這樣的人。麥傑克伴侶解讀中心整理出10個最常見的離婚原因。這些問題不是一夜之間發生的,而是從日常中一點一滴累積而來。
如果你也發現自己正在這些跡象中掙扎,代表婚姻仍有機會可以修補。由美國婚前輔導諮詢師認證的杜菲老師,將帶你看見關係背後的盲點,幫助你重新找回婚姻的溫度。
目錄
1. 不懂感謝:把對方的付出當作理所當然
婚姻中最讓人感到疲憊的,是長期付出卻沒有被看見。許多夫妻會認為「我工作就是應該的」、「她顧家本來就該做」,但事實上,沒有人天生應該為另一個人無條件地努力。當一句謝謝變得吝嗇,愛也就慢慢變薄了。長期缺乏感謝,會讓人覺得自己被利用、被忽略,久而久之便不再想為家庭努力。想要關係回溫,從一句真心的感謝開始,就是最簡單也最有力的第一步。
2. 言語威脅與冷暴力: 是最深的傷害
婚姻裡的爭吵本不稀奇,但若習慣用「我早就受夠你了」、「我當初根本不該跟你結婚」這類語言互相傷害,就會造成長期的心理創傷。有些人從不動手,但用冷嘲熱諷、貶低人格、無休止的指責,讓對方陷入自我懷疑與無力感。這種日復一日的情緒暴力,等於看不見的傷口卻比身體的痛更深。長期被言語霸凌的人,會慢慢對關係感到無力與絕望,甚至懷疑自我價值。
3. 相敬如冰: 感情冷淡像室友
曾經你們聊不完天、分享彼此生活的一切;但如今,對話只剩「晚餐吃什麼?」和「小孩功課寫了沒?」如果工作差異大、交集變少、興趣分歧,久而久之就會產生情感疏離。當婚姻中失去了連結感,彼此就會像室友般生活,漸漸忘了當初為何相愛。
許多夫妻在婚後漸漸變得無話可說,不是因為不再愛,而是生活中的瑣事與壓力將彼此推得越來越遠。兩人像是住在同一個屋簷下卻毫無交集的室友。這樣的關係最容易讓人陷入「我是不是不重要了?」的懷疑。其實,感情並不會自動保溫,而是需要不斷創造連結。如果你們長期沒有一起笑過,也沒有共同期待,那就代表關係已經需要重啟連線。
4. 苦無子嗣:不孕壓力悄悄摧毀婚姻
「你們怎麼還沒有小孩?」這類親友關心的話,對一對渴望成家的夫妻來說,是沉重的壓力。若雙方在備孕的過程中出現認知落差、指責、焦慮等情緒,就容易產生裂痕。孩子不是檢驗婚姻的唯一標準,但對於有期待的人來說,無法實現的願望會轉為失望與怨懟。
不孕本身就已經讓兩人身心疲憊,若再加上親友的催問、觀念不同或責怪對方,很容易讓彼此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張。有些人把懷孕視為婚姻的必要條件,但其實更重要的是兩人能否在這段過程中彼此支持。當生孩子成為唯一的目標,卻失去了彼此的陪伴與理解,婚姻就會像缺了基礎的房子,即使勉強站著,也無法長久。
5. 教養分歧:孩子成了你們爭吵的導火線
有孩子之後,夫妻關係面臨的另一大考驗就是教養方式的不同。有些人主張嚴格紀律,有些人偏好自由開放,一旦雙方沒有達成共識,就會頻頻在育兒上產生衝突。這些爭執看似是為了孩子好,但往往卻讓孩子成為夾心餅乾,也讓彼此產生怨懟感。
背後其實都是各自原生家庭影響的延伸。若無法建立一致的教育價值觀,就會讓孩子成為爭執的犧牲品,也讓夫妻雙方在拉扯中消耗感情。
6. 金錢觀差異: 是婚姻裡最敏感的地雷
談錢傷感情,特別是在婚姻中更是如此。當兩人對金錢的態度差異很大,比如一方重視儲蓄、一方重視享受,或一方收入較高、一方無收入,這些都可能造成情感不平衡。如果伴侶經常批評你的消費,或在財務上完全不願共享資源,很容易讓人產生被貶低或不被信任的感覺。婚姻中的金錢問題,常常不只是錢,而是背後的價值觀、控制與尊重問題。
7. 個性不合:婚後才發現讓你難以忍受
婚前總覺得對方可愛的地方,婚後卻變成了刺眼的缺點。從前可以包容的行為,現在卻一再引爆怒火。很多人說離婚是因為個性不合,但實際上,往往是在婚姻中累積太多沒有被處理的情緒,導致連彼此的呼吸都覺得礙眼。如果沒有學會溝通與調節情緒,就算換了另一個伴侶,也可能重蹈覆轍。
8. 缺乏親密關係: 性生活變成壓力
性生活不和諧,是許多婚姻表面看起來正常,實則早已出現裂縫的徵兆。有人因為疲累、有人生理困難、有些人則是情感疏離導致不想親近。如果夫妻之間的親密行為頻率極低,或其中一方長期不被滿足,往往會讓彼此的距離越來越遠。親密感不只是性,更代表了關心、貼近與被需要的情感連結。當這層連結斷裂,婚姻也將逐步進入冰封期。
9. 外遇背叛: 關係裡最大創傷
第三者的出現,常被視為婚姻破裂的主因,但實際上,外遇往往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。當一方在婚姻中長期感到寂寞、不被理解、無法被滿足,才會在外尋求慰藉。無論是身體上的出軌,還是情感上的依附,背後都藏著被忽略的需求與痛苦。面對外遇,不只是討論對錯,更要看清彼此在這段關係中缺了什麼。只有處理根源,才能真正決定是否要修補或放生。
10. 家暴與控制: 是不容忽視的警訊
暴力不只是動手打人,還包括言語羞辱、情緒勒索、限制自由、監控行動等控制行為。這些行為都會對伴侶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與恐懼。如果你在婚姻中感受到害怕、無法自由表達,或時常覺得自己像被關在牢籠裡,那就是明確的危險訊號。婚姻應該是讓人感到安心的地方,而不是折磨與壓抑。遇到這樣的情況,請不要猶豫,一定要尋求外部協助與安全保護。
11. 挽救婚姻 從認真面對問題開始
很多人以為婚姻破裂就是結束,但其實,只要雙方或至少一方願意開始面對與改變,就還有機會挽救。有些問題源自彼此的誤解與長期壓抑,有些則是缺乏有效溝通與共同語言。杜菲老師指出,最怕的不是問題本身,而是彼此不願承認問題的存在。如果你已經感受到關係的冰點,不需要等到另一半願意,你自己先來也能打開修復的大門。
12. 專業陪伴的重要性
婚姻不是靠忍耐就能長久,也不是靠一方妥協就能和好。真正能讓關係轉變的,是看懂背後的情緒需求與行為模式。杜菲老師擁有美國婚前輔導諮詢師認證,專精於關係修復、情緒轉化與親密重建,曾成功協助超過6000對伴侶重新找回愛與信任。即使你的另一半暫時不願意參與,先由你來對話與改變,也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- 延伸閱讀 : 愛需要說出口!專家教你100種讓對方感受到愛的方式
13. 婚姻爭吵常見問題 Q&A
以下整理個案提出的問題,由兩性專家杜菲老師回答
Q1: 我真的很努力在為家庭付出,但他從來不說一句謝謝,這種感覺很像被當成工具
這種被忽略的感覺,其實是婚姻裡最常見也最難開口的傷。先別急著離開,嘗試用輕鬆但真誠的方式讓對方知道你需要被看見,你也可以學會怎麼主動表達感謝,為關係重新建立正向循環。
Q2: 我們已經像室友很久了,平常也沒什麼話聊,是不是感情真的沒了?
當對話消失,感情不一定沒了,但連結正在快速消退。可以從一起做些小事開始,比如共煮一餐、散步、回憶過往的趣事,重新創造交集,是恢復親密的起點。
Q3: 結婚多年都沒有孩子,婆家又一直施壓,這段婚姻還能幸福嗎?
有沒有孩子並不等於有沒有幸福。真正的問題是你們怎麼看待彼此的陪伴與價值。重點不是是否生育成功,而是你們能否一起承擔、一起調整未來的樣子。
Q4: 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完全不一樣,連上哪間學校都要吵,這樣怎麼教出健康的孩子?
教養不同並不是最大的問題,沒有共識才是重點。與其爭論誰對誰錯,更建議找出「我們想培養什麼樣的孩子」這個共同出發點,再討論具體做法。
Q5: 他覺得我花錢太隨便,我覺得他太摳門,這樣的金錢觀差異會影響感情嗎?
你們在吵的其實不是錢,而是安全感和價值觀。她希望有生活的彈性,他擔心沒把錢花在對的地方。這不是誰對誰錯,而是沒對齊共識。與其互相嫌棄,不如一起訂一套花錢規則,讓彼此都有空間,也有底線。這樣,錢不會成為爭吵的導火線,而是合作的開始。
Q6: 他說我變了,說我現在脾氣很差、很難相處,但我只是累了,不是個性不好啊?
你不一定是變了,而是累積的壓力讓你難以繼續容忍曾經的委屈。這時候不要急著反駁對方,而是問自己:是不是有一些話,一些委屈一直沒被聽見?
Q7: 對方好久沒主動親近我了,他是不是不愛我了?
不一定是你想的這樣。當感情冷淡時,很多人會誤以為是愛沒了。其實可能是情緒累積不滿或生活壓力太大。可以從心理親密開始慢慢修復,例如擁抱、聊天、甚至一起看場電影。(延伸閱讀 : 老婆不想做愛,不一定是不愛你,這3個原因你真的懂嗎?)
如果你也正在經歷婚姻的困難,請不要一個人承受。點我了解更多關於婚姻諮詢的方式,或收聽Podcast「婚姻危機怎麼辦?杜菲說給你聽」,讓我們一起重新找回幸福的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