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0%的人都不知道一張表就看出你的答案!感情容錯率會決定關係能走多久? EP-162

感情能走多久

 

 

你有沒有發現一件很奇妙的事情?有些情侶,就算偶爾吵架、鬧脾氣,感情還是很好,過一會兒又能甜甜蜜蜜;但有些情侶,只要一有爭執,就好像世界末日一樣,連分手這兩個字都可以隨口說出來。這背後,其實就是「感情容錯率」在發揮作用。

 


1. 什麼是感情容錯率?

容錯率這個詞,本來是科技跟工程裡的概念,指的是一個系統能不能承受錯誤、還能繼續運作。放到感情裡來說,就是:在這段關係裡,你是不是偶爾說錯話、做錯事,對方能夠理解?還是只要一個小錯,就會被無限放大成很大的問題?簡單來說,就是一段關係裡面,能不能允許對方犯錯?能不能接住彼此的不完美?

 

比方說:

  • 你忘了回訊息,他會覺得「沒關係,你應該在忙」。這就是容錯率高。

  • 但如果你忘了回,他立刻覺得「你是不是不愛我了?」這就是容錯率低。

 

容錯率,反映的是這段關係的安全感。安全感多一點,容錯率就高;安全感少一點,容錯率就低。

 

 


2. 高容錯率的優點

當一段感情的容錯率高,會帶來很多好處:

2-1. 你會更放鬆自在

你不用每一句話都小心翼翼,不用擔心一個表情就被誤會。你能夠很自然地做自己。

 

2-2. 你們的關係更有韌性

吵架不會馬上動搖到「要不要分手」,因為彼此知道這只是小插曲,不代表愛消失了。

 

2-3. 你們會互相學習成長

容錯率高的感情,會讓人敢嘗試、敢表達,因為知道即使不完美,也還是會被接納。這樣,兩個人才能一起學習、一起進步。

 

2-4. 你們一起累積愛的存款

當你發現,自己偶爾做錯事還是被愛著,那會變成一種很深的安全感,讓你更想珍惜對方。

 

舉個例子:

我有個學生,跟男朋友交往兩年後開始同居。剛住在一起的時候,她常常覺得很煩,比如對方牙膏總是擠中間、衣服老是亂丟、吃完東西碗盤就放著不洗。這些小習慣,本來都是吵架的導火線。可偏偏她男朋友的態度很有趣,每次她忍不住抱怨,男友就會笑著說:「好啦,我改嘛,或者下次你來教教我怎麼做。」

 

久而久之,兩人養成了一種默契,不是沒有爭執,而是因為知道彼此的愛夠多,所以不會被這些小缺點被扣分光,反而成了彼此磨合的過程。這就是高容錯率:即使生活裡充滿挑剔的理由,最後還是能選擇愛和包容。

 

 

但對有些人來說,生活習慣不好就是改不了,要怎麼包容?

 

這個問題問得很好。我知道很多人心裡會想:「容錯率高」聽起來很美好,可是如果對方生活習慣真的很糟,我還要一直忍嗎?

 

其實重點不在「無限度地包容」,而是在於「能不能找到一個彼此都舒服的平衡」。

 

結婚

 

我來舉個例子給你聽:

 

有個太太,她老公超愛把襪子亂丟,每次脫了就往沙發底下一塞,然後一堆襪子就堆在那裡。剛開始,她每天氣到不行,甚至覺得老公是故意的。後來他們坐下來談,太太就說:「我猜你不是故意的,但我真的不想每天都幫你收。要不然這樣,你只要放到廁所的籃子裡,其他我來洗就好。」

 

把事情簡單化,而不是自己氣得要死,老公聽了也願意配合。雖然他還是偶爾忘記,但太太就提醒他,久了也變成習慣。這就是「高容錯率」的真實樣子:

 

  • 不是完全不介意,而是願意給對方調整的空間。

  • 不是死忍,而是找到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。

  • 不是馬上要完美,而是允許對方在「變好的路上」。

 

所以啊,生活習慣再怎麼不合,只要兩個人願意「心平氣和地談」跟「調整」,容錯率就會慢慢拉高。

 

有些人會問:「我要怎麼知道我們的感情容錯率高還是低?」很簡單,你只要對照看看下面這張表,就能知道你們現在在哪個狀態,還有怎麼做會更好。點資訊欄看文章,就可以看到我設計的表格(口播不做表格分析)

 

 

3. 感情容錯率的比較與提升方法

 

面向 容錯率高的感情 容錯率低的感情 提升容錯率的方法
日常互動 小錯能被一笑帶過,氛圍輕鬆自在 小錯馬上被放大,氣氛緊繃壓抑 練習「允許」:提醒自己要「抓大放小」,只要不是大事,就先放過小錯
吵架後 吵完能和好,感情更穩固 吵完冷戰,甚至動不動就提分手 吵架先降溫,再回頭修復,避免用「分手」當威脅
心態感受 覺得被理解、能做自己 覺得如履薄冰,怕犯錯 主動表達:「我不是故意的,下次會注意」;給彼此回應空間
成長空間 願意嘗試、敢表達 選擇沉默、不敢說或不敢做 看見對方努力給出回應,「我看到你有在嘗試」而不只是單純看結果
安全感 不完美也相信彼此的愛 愛很脆弱,隨時動搖 建立「不輕易說離開,不隨便說分手的共識」:小吵小錯≠感情結束
長遠影響 感情越磨合越深厚 感情容易裂痕或有第三者 多做「愛的存款」:小驚喜、陪伴、溫暖語言,增加正向累積

 

4. 低容錯率的缺點

反過來說,如果感情容錯率很低,就會不自覺放大對方的缺點:

  • 容易累積壓力

對方每天都在擔心「我會不會又做錯了?」這樣很累,久了會失去做自己的快樂。

 

  • 爭執變得放大

一個小錯誤,可能馬上被當成大罪狀。比如忘記報備,對方就覺得「你是不是根本不在乎我?」

 

  • 安全感消失

低容錯率的愛很脆弱,隨時都可能碎掉。因為你永遠不確定下一次的爭執,會不會就是最後一次。

 

  • 很容易走向分手或離婚

因為容錯率低,分手的門檻就變高了。可能一次爭吵就足以結束一段關係。

 

案例:

有對夫妻來做婚姻諮詢,他的太太只要心情不好,就會把所有不滿怪在先生身上。剛開始的時候,先生還會努力配合,盡量去做,比如下班趕著回家、主動幫忙收東西。但問題是,每一次做了,還是會被太太挑出錯誤。碗沒洗乾淨、衣服沒折好、回家雖然準時了,可是買的東西卻不是她要的。

 

漸漸的,先生開始覺得「多做多錯」,後來就乾脆什麼都不做,不做擺爛也是會被罵,但總比用心做了卻也是被罵來的好。這是個很其妙的心理狀態,先生,這讓爭吵暫時少了一點,但太太卻更覺得「你根本不上心」。先生心裡很無力,因為不管怎麼努力,都換不到一句肯定。

 

這位先生,出現的是一種「習得性無助」(learned helplessness)的心理狀態。這是心理學上一個非常經典的概念,意思是:當一個人反覆努力卻始終得不到正向回饋,甚至還被批評、否定,久而久之,他就會選擇放棄行動,因為他相信「反正我做什麼都沒用」

 

4-1. 婚姻變調是怎麼演變的?

  • 一開始,先生其實很願意配合,會去嘗試、修正、努力表現。

  • 但太太的情緒經常失控,或者把不滿投射在先生身上,並且「永遠挑錯」,沒有給予任何正向回饋。

  • 每一次的努力都換來批評,久而久之,先生內心就會產生一種想法:「我是不是不管怎麼做,她都不會滿意?」

  • 於是他進入「無助狀態」,覺得不如什麼都不做,至少比較省力、少受傷。

 

4-2. 表面上的擺爛,其實是一種「自我保護」

先生的放棄,其實不是懶惰,而是一種退縮式的保護機制。他怕再度被否定、怕做錯被罵,所以選擇不行動,這樣反而讓自己「少受一點情緒傷害」。但這樣的狀態,長期下來會非常傷夫妻關係,因為:

 

  • 太太會覺得先生越來越冷淡、不負責

  • 先生則覺得自己再努力也沒價值,乾脆放棄互動和連結

  • 兩人情感會越走越遠,會進入負向循環

 

到後來,他選擇了沉默,選擇了壓抑。可是一個人壓抑久了,就會想找出口。這時候,他真的遇到了一個能夠傾聽、給他笑容、讓他覺得「不用小心翼翼」的異性。於是,婚姻裡的裂縫,變成了外遇的開始。

 

夫妻的世界

 

我聽完這對夫妻的故事,我發現問題不是從「出軌」才開始,而是早在婚姻裡,兩個人之間的容錯率已經越來越低。先生一開始不是不願意做,而是每次做了都被罵;被罵後,他的努力都被太太否定,情緒壓抑,最後選擇往外找出口。

 

我陳述的這些是真實案例,並不是鼓勵外遇就是對的,而是我們一起想想看:如果只盯著錯誤去責怪,就會忽略一路走來你們想要牽手的原因是甚麼?是愛嗎?當初肯定是,但愛情卻在一次次地被消磨掉,我們再繼續深入往回推,真正讓婚姻走到危險邊緣的,是低容錯率帶來的一連串效應

 

如果我們願意往前推一步去看,其實會發現,這段婚姻真正的危機,不只是「出軌」這個結果,而是前面長期累積的誤解、否定、還有缺乏修復的能力。

 

那如果事情可以重來,這對夫妻可以怎麼做呢?

 

情境 當下常見反應(低容錯率模式) 如果重來,可以怎麼做?(高容錯率做法)
先生做了,但做得不達標準 太太馬上挑剔:「連這也做不好!」 太太先肯定,再補充:「謝謝你幫忙洗碗,下次能不能順便沖乾淨?我會更輕鬆。」
先生覺得委屈或壓抑 先生最後沉默,乾脆不做 先生可以跟太太表達感受:「其實我很受傷,因為我努力了卻還是被嫌棄。」
先生小錯被放大,很無奈 太太指責:「你根本就不用心!到底有沒有把心思放在這個家?」 太太練習「允許」:提醒自己要「抓大放小」不是大事,先放過小錯
出現爭執後 先生通常選擇冷戰,太太情緒常常爆炸 當你對某件事情重複發生,你意識到自己不耐煩或受夠了,建議尋求第三方專業人士協助「婚姻諮詢」
長期累積不滿 先生可能把外遇當出口 遇到婚姻瓶頸,並不是優先找第三者為出口,而是和太太多溝通,建議先生提出需求:「我需要多一點被肯定的感覺,我們能不能一起想想辦法?」

 

 

5. 影響感情容錯率的關鍵因素

那什麼會影響容錯率呢?主要有幾個:

  1. 過往的累積
    如果之前就有很多傷害沒修復,那麼容錯率自然越來越低。

  2. 信任感
    信任越深,容錯率越高。如果信任不夠或信任感一旦破裂,再小的錯都會被放大。

  3. 安全依附
    一個人如果很焦慮、很缺乏安全感,就比較難給對方高容錯率。

  4. 愛的存款
    日常有沒有足夠的溫暖、陪伴、在乎?這些都會讓容錯率變低。


 

6. 如何提升感情容錯率

那怎麼辦呢?如果發現你們的容錯率已經很低,有沒有辦法提升?當然有。

  1. 多做正向互動
    別小看日常的小舉動。多說一句「謝謝」、多一個擁抱,這就是在增加愛的存款。

  2. 學會道歉和修復
    錯了就認,不要硬撐。真心的道歉,比解釋一千句都有用。

  3. 建立安全感
    讓對方知道:即使有爭執,我也不會隨便提出分手離開。這能慢慢把容錯率拉高。

  4. 適度溝通標準
    有些時候,低容錯率是因為標準太高。那就要坐下來談清楚——哪些是必須堅持底線的,哪些是可以有彈性的?

  5. 練習接納不完美
    感情不是找一個完美的人,而是找到一個能夠包容你、你也能包容的人。


 

麥傑克伴侶解讀中心 結婚

7. 婚姻修復的問與答

 

Q1:怎麼知道我們的感情容錯率高還是低?

當你們之間能坦白說出不滿,對方不會立刻防衛或反擊,願意溝通並調整,這就是感情容錯率高的表現。相反地,只要一有爭執就冷戰、推卸責任,甚至覺得對方「又在找麻煩」,那你們的容錯率就偏低,容易走向關係惡化。

 

Q2:容錯率低,是不是代表不愛了?

不一定是不愛了,但代表你們之間的信任感正在下降。當容錯率低時,一點小事就容易被放大,引爆情緒,其實是因為心裡早已累積太多失望。愛被壓住了,但如果沒有及時修補,這份愛就會慢慢被消耗掉。需要重新修復。建議可以找婚姻諮詢幫你們溝通彼此的想法,並提出有效的解決辦法

 

Q3:我一吵架就想分手,怎麼辦?

這就是你內心容錯率低的表現。你不是不愛對方,而是內心太委屈、太累,才會把「分手」當成逃生出口。這種反應通常是因為情緒沒有被好好理解,或你在關係裡感到很無力。與其急著做分手決定,不如先學會冷靜下來,幫自己找回穩定感,再來看這段感情真正的問題在哪。

 

Q4:容錯率高會不會變成縱容?

這是很多人會擔心的,但容錯率高不等於什麼都放任不管。真正健康的容錯,是在出錯時願意溝通、理解彼此的立場,然後一起找方法改善。不是縱容錯誤,而是給彼此調整的空間。縱容是不講清楚、或假裝沒事;容錯高是有界線、有愛,而且願意溝通。

 

Q5:怎麼提升另一半對我的容錯率?

讓對方感覺「跟你在一起很值得」。當正向存款越多,對方自然就能放過小錯。提升對方對你的容錯率,關鍵是讓他感受到你有在改變,也願意傾聽。當你願意承認自己的不足,態度柔軟一點、語氣溫和一點,對方就比較不會故意責備你。信任感累積,久了他就會發現:「你不是故意的,你是真的有在努力」,這樣自然會更願意包容你。

 


同學,我想告訴你,感情容錯率不是天生注定,而是可以慢慢調整的。當你學會增加愛的存款、修復傷口、建立安全感,你就會發現關係不再那麼脆弱。

 

感情裡最幸福的,不是沒有爭吵,而是吵過之後,還能手牽著手一起往前走。

 

當容錯率高,你會感覺更安心;當容錯率低,你就會覺得自己永遠在考試。所以,別再糾結「我是不是做錯什麼」,可以先想一想,你們的容錯率還剩多少?如果現在覺得很低,也不要害怕,只要現在開始修復,就有機會慢慢拉高。

 

因為真正長久的愛,不是完美,而是願意接住彼此的不完美。

 

 

Picture of 麥傑克伴侶解讀中心

麥傑克伴侶解讀中心

我是杜菲,麥傑克創辦人,也是美國婚前輔導認證的諮詢師。
而「麥傑克」這個品牌,是取自英文Magic:魔法的意思。

相關文章

感情能走多久

90%的人都不知道一張表就看出你的答案!感情容錯率會決定關係能走多久? EP-162

用兩個小故事講感情容錯率,決定一段關係能走多遠。容錯率高的伴侶,能允許彼此犯錯,吵架後依然回到正軌,感情反而更深厚;容錯率低的伴侶,則容易小錯被放大,如履薄冰,甚至走向分手或外遇。透過真實案例與對照表,帶你看清楚高低容錯率的差別,並提供提升容錯率的方法。

閱讀全文 »
為什麼長大後我們還在療癒童年的傷?

為什麼長大後我們還在療癒童年的傷?原生家庭留下的烙印,到底能不能擺脫? EP-161

小時候我媽媽常對我情緒勒索,這一次我和哥哥的深入對話,解開也釋放了我過去克服原生家庭的印記,也是一段我和媽媽在親子關係中的覺醒。我從原生家庭的壓抑到自我療癒的啟程,很痛苦也很不容易,中間有很多自我調適和切換視角,這一場深談,也揭開了親子關係中最隱藏的矛盾,也觸碰到原生家庭留下的傷口。

閱讀全文 »
error: 請勿複製本站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