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婚姻診療室1】 如何增加信任感?挽救婚姻的7個具體行動 EP-120

問題:
我是一位40出頭的父親,育有一子一歲半;最近我的婚姻有些狀況,想請您聽我說話,方便的話也請給我一些方向。

 

前陣子我把父母親接上來同住,從一開始的收納或飲食或生活習慣,到後來跟原生家庭(不僅是父母,還有我妹跟我姐)的相處、觀念、甚至是互動,兩邊都是理性的、並沒有鬧翻,但相處上對我太太造成了很大的困擾。在中間處理的時候,不管是我太太妥協、還是我請原生家庭體諒,似乎沒有辦法取得平衡。

 

在處理的過程中,我跟兄弟姐妹訊息,有抒發、有尋求解決的建議,但真的沒有情緒上不好的字眼;因為怕太太看到會誤會、會生氣,所以我有刪除訊息的行為,但這似乎成了最後一根稻草,太太對我出現了信任危機。 

 

長期拜讀您的文章,看過很多婚姻中出現問題的例子。在第二段與第三段的描述中,我知道自己已經踩線,最大因素還是老生常談的經濟沒辦法cover兩邊房貸與房租+小孩子後援。 

 

現在我太太初步是想離婚,而我不願意。並不是像一般老公或父親一樣覺得少了個傭人(對不起我用詞不當但是您應該明白我的意思),事實上,在育兒或是家事方面,我太太也是對我充滿信任及讚譽有加,只是彼此就是像第二段第三段那樣的問題存在。 謝謝撥冗,也請給我一些有效的建議,直白沒關係,謝謝。

 

1. 如何有效避免婚姻危機?

1-1. 原生家庭的干擾

與父母同住本來是出於孝心,但現實是生活習慣和價值觀的差異,很容易讓彼此的相處變得摩擦不斷。例如,生活中關於育兒觀念、飲食習慣、空間使用分配等小事,可能逐漸累積成太太無法忽視的困擾。

 

更重要的是,太太可能會覺得自己在婚姻中的位置被弱化,特別是在您試圖同時平衡原生家庭與小家庭需求時,若太太感受到她的意見常常被擱置或忽視,她很可能會覺得自己不再是您生活中的優先順位。

 

長期下來,這樣的相處模式會讓她感到孤立無援,甚至覺得自己像是外人,無法真正融入您與原生家庭的世界。

 

1-2. 信任危機

刪除與兄弟姐妹的訊息看似是一個小動作,但背後反映出您擔心太太誤解的顧慮。而對於太太來說,這樣的行為很可能引發「您在隱瞞什麼」的聯想。

 

對太太而言,這不僅是一個訊息的問題,而是您們之間是否能坦誠相對的基礎。如果她覺得您在遇到問題時傾向對原生家庭尋求支持,而非優先與她溝通,她會進一步感到自己被排除在外,無法參與您們的問題解決過程。

 

信任是婚姻的基石,一旦產生裂縫,就會影響到彼此的互動模式。她的疑慮可能導致更強的防禦心態,而您的避讓可能又讓她更加確定自己的猜測,形成惡性循環。

 

1-3. 經濟壓力

經濟問題常常是婚姻中的一個隱形炸彈。雙方的壓力可能來自於兩邊房貸與房租的沉重負擔,再加上小孩的撫養成本,讓您在資源分配上感到捉襟見肘。

 

如果經濟壓力長期得不到緩解,容易讓雙方都陷入疲憊的狀態,進而導致溝通上的失衡。太太可能會因為對未來的安全感不足而產生更多擔憂,而您可能在努力解決問題的過程中,無法兼顧太太的情緒與需求。

 

經濟壓力還會放大其他矛盾,例如讓原本的小摩擦變成爆發點,因為彼此都在承受壓力,耐心與包容心都可能因此減少。

 

 

2. 針對您的問題給的行動建議:

2-1. 理解太太的感受

您的太太目前感到孤立無援,尤其身處在「你原生家庭」矛盾中,而你不是完全的站在她的身邊,她會覺得自己被你孤立在外。「你需要」嘗試用她的角度思考,表達您對她所受壓力的理解。

 

如果你只有「理解」那還不夠!遠遠不夠!

 

你必須有所「行動」和「決心」,和原生家庭要有「界線」和「責任釐清」該是你的責任你要負責,但不該是你的責任,也不要攬在自己身上,因為你是兒子,就要背負全部的責任!我知道現實生活會逼得你很難面面俱到!但如果你不做切割!你的婚姻注定會破裂!

 

2-2. 儘速處理原生家庭問題

分離生活空間:

即便出於孝心讓父母同住,但同住往往會因為細節引發摩擦。建議考慮是否能調整為分開居住(比如:所有兄弟姐妹共同租一個較近的房子給父母住),以減少直接的生活干擾。

 

 

2-3. 與太太共識優先

當婚姻進入家庭階段後,最大的挑戰往往不是愛不夠,而是「優先順序」不清。當父母的意見與配偶的想法產生衝突時,許多人會陷入兩難,但真正成熟的做法是把重心放在自己的小家庭上。這並非不孝,而是責任的轉移,你已從原生家庭的孩子,轉變為新家庭的伴侶與支柱。只有當夫妻立場一致、彼此互相支持,外界的意見才不會動搖婚姻。共識並不代表全然相同,而是願意一起面對、共同決定。

 

2-4. 修復信任危機

當問題發生時,逃避只會讓傷口更深,唯有誠實面對,關係才有修補的可能。面對太太的懷疑,先主動承認錯誤,清楚說明:「我當時刪訊息,是怕妳誤會,並不是想隱瞞什麼。」這樣能讓她明白你的初衷並非惡意。同時,也要表達懊悔與改變的決心,像是「我知道這樣反而讓妳更不安,未來我會更透明,讓妳有安全感」。真正的信任不是靠辯解,而是靠一段時間的誠懇與一致行為慢慢重建。

 

2-5. 建立透明的溝通習慣

建立透明的溝通習慣,是重建信任與安全感的基礎。當太太曾因誤會或不安而受傷時,她最需要的不是華麗的道歉,而是能「看到」你的誠意。你可以主動讓她了解你的生活細節,例如願意開放手機訊息、分享與家人或朋友的對話內容,或在與家人溝通前,先簡單說明討論的方向,讓她有參與感。

 

這些舉動看似微小,卻能慢慢累積安全感。透明並不是被監控,而是一種尊重與信任的交換,讓她知道,她在你心中的位置是被重視的。

 

2-6. 紓解經濟壓力

面對婚姻中的經濟壓力,最重要的是「一起面對」而不是「互相指責」。重新檢視財務狀況,是讓關係重新回到理性合作的一步。你可以與太太一起列出目前的所有支出項目,包括房貸、房租、保險、教育與生活開銷,看看哪些可以調整或重新分配,例如是否能暫時減輕某一方的負擔,或重新規劃共同帳戶的比例。

 

這裡不是要計較誰出得多,而是如何讓家庭更有彈性與穩定。當雙方都能坦誠討論金錢壓力,彼此的信任感也會隨之增強。

 

2-7. 與太太共同擬定目標

與太太共同擬定目標,是讓婚姻重新走向合作與信任的重要關鍵。當她感受到你有計畫、有責任感,安全感自然會提升。你可以邀請她一起討論未來的財務目標,例如一年內償還多少債務、三年內達成購屋基金、或為孩子的教育儲蓄。

 

過程中,不只是數字的討論,更是心的連結,讓她看到你願意一起面對現實、共同承擔壓力,也願意為家庭努力。當兩人有共同方向時,婚姻的凝聚力就會逐漸回來,這次的衝突反而變成是你們共同面對成長的契機。

 

這是一段充滿挑戰的時期,但我相信您對婚姻的用心以及願意正視問題的態度,會讓您找到出路。希望這些建議對您有所幫助。

 

作者|杜菲 Duffy

10年情感與婚姻挽回諮詢實戰經驗。挽回沒有試錯空間,走對是逆轉,走錯就是出局。我會教你運用心理戰術,避開致命錯誤,拆解他的防備,成功翻轉關係。

 

 

Picture of 麥傑克伴侶解讀中心

麥傑克伴侶解讀中心

我是杜菲,麥傑克創辦人,也是美國婚前輔導認證的諮詢師。
而「麥傑克」這個品牌,是取自英文Magic:魔法的意思。

相關文章

感情能走多久

90%的人都不知道一張表就看出你的答案!感情容錯率會決定關係能走多久? EP-162

用兩個小故事講感情容錯率,決定一段關係能走多遠。容錯率高的伴侶,能允許彼此犯錯,吵架後依然回到正軌,感情反而更深厚;容錯率低的伴侶,則容易小錯被放大,如履薄冰,甚至走向分手或外遇。透過真實案例與對照表,帶你看清楚高低容錯率的差別,並提供提升容錯率的方法。

閱讀全文 »
error: 請勿複製本站內容